火坑旁的年味

时间:2019-05-10 12:21:19 | 作者:管祥宇

2月17,杨紫合成图,家乐福卡余额查询

按说年三十是年味儿最浓的时候,我们家却还得再等等,等到大年初一,全家人围在火坑边烤火时,那浓香的年味儿才满得快要溢出来。

在青瓦低矮房的背风小屋地上,挖出约两尺见方的坑,铺些柴火灰,火坑就建好了。在里面放些柴火、木炭,如墨的浓烟袅袅上升,围着挂在屋梁上的猪肉一圈一圈熏制,粉嫩的肌理在烟雾袅绕下变得淡黄,澄黄,棕黄,直至像涂抹了一层晶莹的琥珀色,正宗的土家腊肉味儿已然飘进了你的鼻孔。

被烧得红通通的炭眨巴眨巴着眼睛,火红的焰苗上熬煮着香喷喷的猪蹄汤,沸腾的汤汁发出“滚滚”的响声,也许你会奇怪,这是怎么个煮法?

土家族的火坑大概是一位奇人想出来的吧!把所有可以利用的都发挥到了极致,火坑是围着墙壁建造的,屋顶上插上一个长长的铁钩,铁钩上通常挂上水壶,烧上开水备用,因为长年累月的烟熏,水壶和铁钩都套上了“黑大衣”。

火坑就如一本家史,记载着一个家族的跌宕起伏,记载着一个家族的奉献牺牲,记载着一个家族的智慧与使命。外婆说,按我们土家族的习俗:火坑的火越烧越旺,预示着家族越来越兴旺。

吃完团圆饭,一大家子纷纷来到火坑旁,把火烧得旺旺的。另一头外婆也忙完了手边的活儿,拉了把木椅坐下,大家开始拉拉家常。

而到大年初一的这天,出嫁的女儿们都拖家带口赶来吃年味儿,外婆赶忙端上早已备好的糍粑。糍粑用洗好的粽叶包成了蝴蝶结的模样,把它整整齐齐地埋在生活见识网wWw.0279.nEt柴火灰里。几分钟后,粽叶鼓起来了,用火钳轻轻地敲打一下,让粽叶翻个身,再慢慢地烤另一面儿,看见糍粑慢慢鼓起来时,糍粑就烤好了。把烤好的糍粑拿出来,拨开烧焦的粽叶,叶香里透着糯米的香甜,米香里有透着粽叶的清香,仿佛绿边的荷叶衬着如水的白莲,一口咬在嘴里,黏,糯,香,软,嚼劲十足,回味无穷。

最妙的是,外婆在火坑屋,做糯米红薯丸子啦。糯米先淘净沥干,再煮熟,煮熟后的糯米仅仅抱成一团,所以必须用甑将糯米蒸一蒸,这样蒸出来的糯米就会一粒粒分散开,每一粒都泛着银白色的柔光,颗颗饱满。

接着,将蒸熟的红薯与糯米用擀面杖捣碎,混合均匀,放些葱花,加点盐和辣椒粉,捏一小团放在手心揉成丸子,然后在簸箕里的面粉中打个滚,一颗丸子就做好了。将做好的丸子一个个整齐地摆放在另一个簸箕里。另一边在柴火灶的大锅里,自榨的菜籽油已经沸腾,将做好的五色丸子轻轻地放进油锅,他们在油锅里快乐翻滚着,跳跃着,当丸子表面披上金灿灿的外衣时,糯米红薯丸子便带着孩子们的期待出锅了。

此时此刻,我们的三万六千个毛孔就像吃了人参果似的,舒展开来,香味绕过屋梁,跳过火坑,跃至外婆的指尖。和着火坑上滚滚的猪蹄香,年味儿“扑扑”地往外冒。

每逢过年,外婆家的火坑一直燃着,熊熊的火焰总能让玩雪过后的我恨不得扑上去拥抱,那里的温暖,那里的火焰犹如圣火的传递一般,在一代一代人的手中传承,经久不息。